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技术资源 >> 关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(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, BMSCs)的分离及培养的详细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

关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(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, BMSCs)的分离及培养的详细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

发布时间:2025-03-17 点击次数:37

一、实验材料准备

  1. 实验动物:健康成年大鼠(通常选择6-8周龄,体重约150-200g)。

  2. 主要试剂

    • 基础培养基:低糖DMEM或α-MEM(含1%双抗:青霉素-链霉素)。

    • 补充物:10-15%胎牛血清(FBS,需提前灭活)。

    • 红细胞裂解液(如ACK缓冲液)。

    • PBS缓冲液(含2% FBS,用于冲洗)。

    • 0.25%胰蛋白酶-EDTA消化液。

    • 细胞冻存液(含10% DMSO、40% FBS、50%培养基)。

  3. 器械

    • 无菌手术器械(剪刀、镊子、止血钳)。

    • 注射器(1ml、5ml)及针头(22G)。

    • 细胞筛(70-100μm孔径)。

    • 离心管(15ml、50ml)。


二、分离流程(无菌操作)

1. 骨髓提取

  1. 处死大鼠:采用颈椎脱臼法或CO₂窒息法处死大鼠,75%乙醇浸泡5分钟消毒。

  2. 取股骨和胫骨

    • 剪断后肢皮肤和肌肉,暴露股骨和胫骨。

    • 剔除肌肉和结缔组织,用无菌纱布擦拭干净。

  3. 冲出骨髓

    • 剪去骨两端,用注射器(含PBS+2% FBS)冲洗骨髓腔至离心管中。

    • 反复冲洗至骨髓腔变白,收集骨髓悬液。

2. 单核细胞分离

  1. 离心去碎片:骨髓悬液经70μm细胞筛过滤,1000rpm离心5分钟,弃上清。

  2. 红细胞裂解

    • 加入5ml ACK裂解液,室温静置5分钟(避免超时损伤细胞)。

    • 加入10ml PBS终止裂解,1000rpm离心5分钟,弃上清。

  3. 重悬细胞:用含10% FBS的培养基重悬细胞,计数。


三、原代培养

  1. 接种与贴壁

    • 将细胞悬液按1×10⁶ cells/cm²密度接种于培养瓶。

    • 置于37℃、5% CO₂培养箱,24小时后首次换液(去除未贴壁细胞)。

  2. 换液与观察

    • 每2-3天换液一次,去除死亡细胞碎片。

    • 原代细胞约7-10天长至80%汇合,呈梭形或成纤维样。


四、传代培养

  1. 消化

    • 弃旧培养基,PBS清洗1次。

    • 加入0.25%胰酶-EDTA,37℃消化1-2分钟(镜下观察细胞变圆)。

    • 加入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。

  2. 离心与传代

    • 1000rpm离心5分钟,弃上清,重悬后按1:2或1:3比例传代。

    • 传代后细胞增殖加快,约3-4天可再次传代。


五、细胞鉴定

  1. 形态学:贴壁生长,长梭形或成纤维样,漩涡状排列。

  2. 表面标志物检测(流式细胞术):

    • 阳性标记:CD90(Thy-1)、CD29、CD44。

    • 阴性标记:CD34、CD45、CD11b。

  3. 多向分化能力验证

    • 成骨诱导:培养基+10mM β-甘油磷酸钠+50μg/ml抗坏血酸+100nM地塞米松,21天后茜素红染色(钙结节)。

    • 成脂诱导:培养基+1μM地塞米松+0.5mM IBMX+10μg/ml胰岛素,14天后油红O染色(脂滴)。


六、注意事项

  1. 无菌操作:骨髓提取易污染,需严格无菌环境。

  2. 裂解时间控制:ACK裂解液作用不超过5分钟,避免损伤目标细胞。

  3. 血清批次筛选:不同批次FBS可能影响细胞增殖,需预实验验证。

  4. 传代时机:细胞汇合度达80%-90%时传代,避免过度生长导致分化。

  5. 冻存与复苏

    • 冻存液需缓慢降温(程序降温盒或-80℃过夜后转液氮)。

    • 复苏时快速融化,离心去除冻存液。


七、常见问题与解决

  • 细胞贴壁差:可能因血清质量不佳或消化过度,优化胰酶浓度及消化时间。

  • 污染:加强抗生素浓度(如双抗增至2%),严格无菌操作。

  • 分化能力丧失:避免高代次细胞(建议使用P3-P5代细胞)。


八、应用方向

  • 组织工程:用于骨、软骨修复。

  • 疾病模型:共培养研究免疫调节或血管生成。

  • 基因治疗载体:转染后用于靶向递送。


声明:本公司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!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公司赞同或支持其观点。本公司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最新文章

在线服务